close

今天在回宿舍的公車上,附近有個男的在和日本男外籍生聊天。原本聽著耳機沒有很注意,但卻不小心聽到了一些關鍵句:

台灣男:「就打●槍啊!在宿舍啊」(轉向附近友人:「對啊 誒你也會在宿舍打●槍吧」,對方虛應一下台灣男又繼續與日本男聊起來)
台灣男:「當然趁沒有人的時候啊」

(之後兩人又閒聊一陣,話題先是日男的女友,接著聊到台灣男的系上有33個女的卻只有個12男的;然後彼此露出非常「爽快」的笑)
然後台灣男想介紹系上一個會說一點日語的女生給日本男(別忘了剛剛有提到,日本男有女友)

接著就下車…

這件事有什麼「點」好提出來呢?其實就只是我當下覺得這個男的很令人丟臉,不管是在本國人或外國人面前,我看到的就是一個拿著自己雄性激素到處炫耀的男生。很難想像在重視人文價值的政大、大學部女多於男的政大,還會有這麼不禮貌的男生。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對「性議題」,我非常的開放。所以爭議點絕不是在自慰行為的討論上,各種關於性的事情很可以也很應該被討論,但不代表不需考慮場合、內容,以及最重要的,態度。

那個男的其實長的滿帥的,不知道他有沒有女友,希望他沒有,因為如果他是一個對女友很好,私下卻這麼齷齪的人,他女友恐怕會很難過吧!這種精蟲衝腦、拿著一個隱形性器到處炫耀而自以為敢言的的人,如果在另一半前又是一個樣,那真的是個假道學了。如此充滿動物性的人,大概是又一個台北達爾文吧…

政大的女生/男生們睜大眼睛了,你的(準)男友,說不定內心深處充斥著性別不平等的想法,是個披著陶晶瑩般姣好外表的台北達爾文呢!

_____12/2補於NCCU版(12/7張貼於此)_____

緣起:
                                                                                
在回宿舍的公車上聽到兩個男的聊天,內容的關鍵點有二:
                                                                                
(一)很嗨的聊著在宿舍打槍的事,神色就如同「唸書念整晚」或「昨夜11點睡」一樣值得炫耀貌。
                                                                                
(二)以「很幸運」、「很值得」的態度討論著系上女遠大於男這件事,且明知對方有女友,還欲介紹一個只會一點對方語言的女生。
                                                                                
公車本來就是公共空間,我所做的只是把公共空間中的感官所得拿來反思。如同版友V大所言,當我在寫我的思索時,那兩個對談者早就跟我的文章無關了。而且,是「我」的耳朵所接收到的訊息,當然由「我」自己詮釋聽到後的感覺。
                                                                                
                                                                                
                                                                                
父權:

「恐懼—控制—支配」是貫徹父權體制的核心力量。其中又以控制為主要基礎,在父權體制下,「控制」型塑了一般生活形態。為了控制,男性必須將被控制的事物視為與自己無關的「他者」,使自己為中心並與外界客體「斷裂(disconnection)」而成為獨立主體,因此「控制」亦型塑了男性的個人內在(也就是「男子氣概」)。而控制之所以會如此重要,其實是因為男性對於被其他男性所控制的恐懼,故而必須加強對外在環境的控制,這是男性解決自身恐懼的唯一方法。而「身為男人」的身份地位也是被男人所控制的,所以男人也必須透過其他男人才能認定自己是否「夠像男人」而有控制他人的權力。也因為這個「恐懼—控制」的循環是根基於男性間的互動,因此男性會發展出一種男性團結的自我認同世界,彼此透過對方的眼睛來檢視自己是否為一個「真男人」。
                                                                                
以上的理論還有更多的鋪陳,有興趣可參考認識父權的基本書籍《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Allan G. Johnson,2008,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臺北:群學)。不論如何,順著以上的脈絡,男子A必須在其友人男子B前彰顯其男子氣概,以消除「恐懼被控制」的情緒(換言之就是「不能輸」),展現其是否為一「真男人」。證明自己是否為真男人的面向大概有:氣質上的及生物上的。氣質不用多說,不外乎具磁性的聲音、言行不能太細緻、運動能力、一定的陽剛氣息與體格…等,因與本篇關係不大略去不談;而生物上的當然是回歸最生理的本能:性。所以對一個父權體制下的一般男性而言,誇耀性(性能力、性慾望、性伴侶…等等)這件事其實是一種保護,就是免於被其他男人控制,因為自己夠像個男人,而當不被其他男人控制時,男人們便可以開始控制其他事物(例如女人)。

因此,如此這般的分享著宿舍打槍的厲害,其實就是在說「我是一個(真)男人」,深層的動機是為了不要在另一個男的面前輸掉,而只要不輸掉,他就有控制人的力量,最好控制的當然就是女人(因為比其他生物或非生物更常出現在生活中,且不具有控制的能力,這與父權制的起源有關),所以他具有把其他女生「介紹」給其他男生的權利(不論目的為何),且也能無視那個男生有女友的事實。
                                                                                
拿一些更「兒時」的例子,來說明父權體制如何運作。例如大部分台灣人都知道的「阿魯巴」,不管是「阿人的」或「被阿的」,其實都藉此在尋求一種互相認可的男性氣概,前者明顯的已經具備「控制」的角色,後者在堅強通過此一儀式性的「考驗」後,其身為男性所有的男子漢形象便能獲得大眾的認可,因此更強化了他因其性別而有控制他人權力此一認知,如迴圈一般。另外,在現今國小教育現場還真實發生的:男生要勇敢、不要哭,甚至位居孩童友誼圈中心的小三男生還會大聲說「我是男生當然可以罵髒話」,都顯示了男生如何透過標舉其男性氣概而免於被其他男生控制,進而擁有控制的權利。這就是父權。
                                                                                
就這樣。關於我PO的原文說明完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odf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