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閱讀率最高的報紙《蘋果日報》最近因為「動新聞」的緣故,而引發輿論一陣抨擊,台北市政府甚至裁罰50萬元,最新的消息是北市校園已停訂《蘋果》,北市圖也規定持身份證件滿18歲者,才能閱覽《蘋果》。台中市政府也將跟進,雖然轄下中小學都未訂《蘋果》,但市府教育處與市區內各學校網站也被要求阻斷動新聞連結,甚至市圖《蘋果日報》也被挖去可以手機連結至動新聞的「QR碼」才上架。

連帶的,壹傳媒成立電視台的計畫也傳受阻,各方抨擊《蘋果日報》、壹傳媒「裸體加屍體」及主事者黎智英的聲浪不斷。NOWnews甚至轉載香港《東方日報》報導,稱率先開罰的台北市長為「郝青天」。

本文接下來不擬討論《蘋果日報》的風格妥適與否的問題,因其在台發行已不是一兩年的事,《蘋果》特色人盡皆知,但怪異的是,為何在此時才會有滔滔不絕的批判?

先說政治人物。壹傳媒旗下媒體內容被抨擊踰矩已不是第一次,政治人物的反應卻少有像現在那麼正義凜然,顯然左打藍右批綠的壹傳媒,總讓政客又愛又恨,現在好不容易找到機會可以挾新仇舊恨報復一番,何樂而不為?其他人不說,單看郝「青天」龍斌,近來滿意度持續不佳,捷運文湖線問題仍未根絕,面對文化環保(如花博會遷移的樹木悉數死亡、松山煙場老樹問題等)等政策又含糊不清,站起來打美牛、打蘋果倒是不遺餘力,甚至呼籲市民拒看《蘋果》,顯已逾越政治人物應有的言行規範;況且,政治人物那麼在意媒體素質,年初公視發生危機時,怎不見幾個政治人物在「國民黨黑手伸進媒體」的指控外,出來為公視做什麼?更別說有些人還想趁《蘋果日報》爆吳育昇外遇的料而與孫仲瑜攀些關係、搶點知名度呢!

再說電子媒體,跳出來義正嚴詞的闡述新聞倫理、批評壹傳媒更是站不住腳,誰不知道電子媒體一天的新聞有一半是抄自《蘋果日報》,誰不知道現在的新聞個個像綜藝節目,誰不知道現在的新聞台每家立場如此鮮明、政論不分是非?有膽量敢抨擊《壹傳媒》,還是得先摸摸自己有幾兩重、看看自己在台灣民眾眼中的形象是如何之不專業吧!

最後是報紙,雖然比起電子媒體是比較有品味一點,但試問,在抨擊壹傳媒敗壞社會之前,其他報紙們對社會的進步做了多少努力呢?尤其尤其,當壹傳媒很堅持不做置入性行銷時,其他報紙廣告與新聞的界線早就被塗掉了。這邊順便教大家怎樣的「新聞」是廣告,沒興趣可逕行略過不讀:

1)版標註明或包含「專輯」、「特輯」者,排版與標題用字等和該落其他版面明顯不同;

2)在新聞版面中,標題等等都與其他新聞,但多半有線區隔、或是自成一個方塊,且未在內文開頭註明「記者XXX/○○報導」,但多半會在文末以刮號標明撰稿者

上述狀況多半是在一般三大報,《蘋果日報》則是角落一律註明「廣編特輯」。

以上,是要提醒的目前對壹傳媒持批判立場者,不見得真的都關心媒體發展、嚴守媒體價值,而壹傳媒的內容究竟合適與否,大家都是閱聽眾、大家都是消費者,都有要與不要的權利。

不過在此要推薦三個值得花時間接觸而較不為人知的媒體:

公共電視(不僅文化藝術戲劇,新聞相關也很值得看)

台灣立報(台灣唯一教育專業報,許多發自不同面向的觀點)

苦勞網(運動的媒體、媒體的運動,最貼近你的權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odf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