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晚去看了本屆金馬影展的第一部片《派翠克,一歲半》(Patrik, Age 1.5),描述的是一對男同志伴侶原本要收養一個1.5歲的男孩,最後來的卻是個15歲叛逆少年的故事。劇情核心所要講的,我覺得是關於「瞭解」這件事。

因為我自己很喜歡孩子,以後也很想要有孩子,所以電影結束後先留在我腦中的反而是孩子的議題。面對叛逆、沒大沒小的孩子該怎麼辦?電影告訴我們,不應一開始就帶著有色眼光看待他們,否則孩子永遠無法有展現真實自己、擺脫現狀的機會。

其次,是應放手讓孩子發揮,我們才能看到他們的長處,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價值。這與前述「不抱成見」是相類似的,我覺得就是一種「瞭解」,如果我們願意靜下心、放開包袱,瞭解孩子真本性、他們的想法,讓他們嘗試,而不是用自己的思維強硬投射在他們身上,他們當然願意敞開心胸。就像片中主角Sven的女兒一樣,大人都覺得她難懂,但只有肯靜下來聽她說話的派翠克「懂」她。

「同志」的議題何嘗不是如此?如果大家願意理解不同性取向的群體,那就會發現同志其實除了性向外與一般人無異。片中安排一個橋斷:鄰居的孩子總愛嘲笑主角是「同志」,但其實他根本不知道同志是什麼意思,所接觸到的,只有孩子父親對主角所言「不準碰我孩子」,這種充滿刻板印象的言行而已。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用心去瞭解,同志其實不像大家所認為的那樣,他們所有的,也是跟普羅大眾一樣一個做為「人」應有的價值。

在這部片中,主角們與鄰居一直有著對比,最突出的還是在愛的部分。有對鄰居夫婦因丈夫長期性功能障礙而失和,夫妻間已不再有溝通,妻子甚至與別的鄰居有染;而另外一對夫妻中,男方曾瞞著妻子偷吃家中女佣,還一度在派翠克未被收養時暗示他可為老婆提供更多服務。這些光怪陸離的行為,看在同志主角眼中,對照他們伴侶兩人藉由真愛建立起來的關係,更加彰顯了以瞭解彼此、真誠為彼此付出為基礎的情感才是永恆的。

做為一個以同志家庭為議題的瑞典電影,片中仍有觸及同志日常生活壓力(或說辛酸?)但對照同志婚姻、同志領養子女仍遙遙無期的台灣,電影中建構的現實真是非常美好。

這部片子透過許多近距離的手提式攝影機,以貼近角色又兼具濃厚情感的寫實方式呈現,是部詼諧又積極的片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odf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