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最近推出專題報導,訪問名人談「教養子女」。我自己則是因為在國小安親班打工的關係,近距離接觸小孩半年以上,不時從孩子或其他老師口中聽到家長們的教育觀,自己對於孩子的教養也因此累積了一些觀察與心得,希望能與報導互相參照。

見報內容中,朱德庸、馮曼倫夫妻強調教養是「培養對待生命與生活的態度」,特別的是,兩人的孩子從未假手保母、幼稚園;李國修、王月則是注重發展孩子的「想像力、幽默感、愛」,發展圓而滿的親子關係。兩個家庭的共同經驗是:彼此都認為家庭應補足學校教育中知識之外的部分而花許多時間及心思與孩子相處,且都認為孩子應該要發展自我、找到自己、為自己負責。

而後者,也是我觀察到的時下父母最大的盲點。我所帶是台北縣國小三年級的學生,有天一個成績不錯男孩忽然告訴我:「我媽說我以後至少要考上成功高中!」話語之中似乎對自己成績不錯進而父母有期許是驕傲的,但我內心其實非常難過、也有點擔憂。因為這個孩子從小學中年級階段就必須背負著家長如此高的期待,孩子即使才國小,但在父母眼中就是一個未來至少要考上成功、進一步瞄準台清交的「期待」,為了滿足這個期待,孩子現在被要求做的,就是寫不完的作業、考卷、試題與檢測範本。回到系列報導給我們的啟示:這個期待究竟對孩子的意義是?沒有。我認為完全沒有意義。孩子根本不知道、也無法知道循著父母的期待進入成功以上的高中,意味著的是往後怎樣的學業甚至職業生涯,卻仍必須接受父母這樣的期待下所伴隨的僅限於課業的巨大壓力。

若再回到教養的議題上,就扣連到報導中另一個共同經驗:對子女的陪伴。上述的這個孩子其實教養不大好,會在桌上與牆上寫髒話、當著同學的面罵人三字經、私下罵老師、一不開心就暗地打人踢人、放學不搬椅子等等,細問之下才知道,都是與國中的哥哥在家中學的。但在家中難道不曾被父母注意到?原來身為中高階主管的父母平時都外出工作,每天總將孩子留置在安親班內至晚上七、八點,吃安親班代訂的便當,回家也疏於關心,這種具體互動後才會發現到的細節,家長根本不曾注意。必須要說,對子女的陪伴應該適度,太少或不分青紅皂白一味給予保護與支持的家長,其子女的教養也不會太好。表現在小三孩童的行為上最明顯的就是情緒與人際,前者的子女多半暴躁、動輒對人粗口;後者的子女則恃寵而驕,對人或事一不順心以生氣或哭要脅。

各家父母的教養法或有不同,也許是因為背景的差異,但以我自己對孩童時代的記憶與相處孩子們「告訴」我的,好教養的孩子之所以能產生,核心需要的就是父母細心用心的陪伴,以及父母放手給予自由發展的機會。

 

註:本文經刪修後以〈那小三生 成績好卻沒教養…〉為名發表於2010年1月4日《聯合報》民意論壇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odf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