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馬影展觀影與秋鬥遊行有感

《衣櫃裡的政客》是2010金馬影展「酷電影—性別越界」中的一部紀錄片,描繪美國一名獨立部落客專門揭發(以共和黨為主的)躲在衣櫃內制定反同/恐同政策的同志政治人物。影片特別強調,不是要幫這些人物出櫃,而是要讓民眾看這些政客表裡不一的謊言與醜惡。

參與恐同、反同的「同志」政客為何惹人反感?因為他們看得到社群的困難處,知道社群受到的許多不平等待遇,但卻選擇忽視與反對。片中有位政治人物,多次否決愛滋相關法案、或連署反愛滋法案,但他的前同性伴侶(這些人多半有檯面上的異性配偶)最後卻是死於愛滋。還有位同志身份的紐約市長,從不在任內給同志團體任何經費預算。政治是表演的藝術,任何政治言行都是精心策劃並審慎評估且具有意義的,民眾對許多議題的觀感也是由政治人物所建構,但他們卻選擇演出「站在自己對立面的角色」,帶領民眾反同志。(至於他們為何如此,電影有說)

回到台灣,我們在主流媒體的呈現中,幾乎沒有「疑似同志」的政治人物(或許私下有名單流傳。影片也提到:在早期美國,公眾人物任何八卦媒體都想爆,唯獨他的同志身份),但每一個政治人物都聲稱自己是站在人權與正義等普世立場上,既然如此,我們自然應該檢視他們到底做與沒做或要做哪些事吧!

這些政治人物,與那些同志政客一樣,知道什麼是「人權」、「公平」,知道在台灣的同志面臨哪些剝奪人權的不公平對待,但他們到底做了什麼呢?台灣的同志處境不是今天才這樣,同志婚姻合法化早就推十多年了,經歷國、民兩黨執政,早已被行政院擱置;愛滋藥物從94年起就不列入健保,也經歷了兩大黨執政;政府始終把(男)同志看做愛滋「傳播原」,卻在愛滋藥物與照護的相關會議上將同志團體排除於門外,這些,都不是選舉時才發生的事。說實在,同志跟其他人一樣,大家要的不多,只希望消除不公平的對待,政治人物如果都不作為,那終究只是關在人權衣櫃裡的政客而已。

__________



衣櫃裡的政客 Outrage
柯比迪克 Kirby Dick / 美 USA / 2009 / HD / Colour / 90min

∣2010/11/10(三) 10:50 新光影城3廳
∣2010/11/13(六) 19:10 新光影城3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odf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