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創刊二十八年的民生報再去年十二月一日起正式停刊,號稱"光榮畫下句點"。不可諱言,在資訊不發達的報禁年代,民生報對於文化體育的推廣、健康娛樂的培養有其功不可沒之處,但他的停刊過程卻充滿了不光榮的草率。

  

  停刊前夕發行人王效蘭宴請所有員工,電子媒體捕捉到的畫面是在場員工齊聲高喊"王發行人我愛妳"、"一日民生報  終生民生報"等等,號稱勞資關係超合諧,殊不知背後是有故事的。

  

  民生報離職員工在《目擊者》註1 雜誌第56期撰文指出,當天聚餐之前,所有員工在報系大樓有一場臨時大會,會中民生報高層正式宣布停刊消息,並告訴所有員工有35%會獲得留任轉至報系其他報紙服務,而是否留任結果已經傳至各員工電子信箱內。

  

  這其實是一樁精明的算計,因為在此安排下,所有員工都會急於返回辦公室查看信件,對於突如其來的停刊決定並不會有太多質疑。而緊接在後的員工聚餐出席者多為留任員工,在1/3的機率下保住飯碗,無怪乎要大拍老闆馬屁。

  

  而在完整留任名單公佈後,許多員工才發現這完全是不公正的黑箱作業,遭留任者多為中心主管,記者部份尤以影劇組(七人)為最註2,戶外組(5人,踢出1人)居次,而號稱民生報老招牌的體育組去除主管僅留一人,當時在杜哈的特派記者全數辭退,但他們仍需為報系繼續供稿。

  

  民生報在氣勢最高的時候,曾達到57萬份的發行量,約等同於今日的蘋果日報,而從1988年到2005年總計也有223億廣告進帳,毛利約有150億,直到05年才虧一至二千萬,06年外界則傳言月虧一、二千萬,總之不管如何計算,民生報都是大賺小虧,對照創刊17年近乎連年虧損的中晚,民生報應有繼續經營的能耐,因此也有聲音指出民生報急於在這時停刊也有經過精密考量。根據媒體界非官方統計,民生報有很大一部份員工(約三四十人)是在報禁解除前後進入報社,他們在停刊時距離可退休的20年年資只差一個月到一年,但報社選在此時停刊,他們只能領到遣散費而非退休金,約少領數百萬,而社方至少省下上千萬。

  

  多年前出版的《百年報人》一書曾提及民生報發行人王效蘭極為愛護員工,幾乎每位同仁名字都能記住,對照現今報紙停刊的粗糙,甚至連工作時處年的老員工、從校園栽培起的記者一概辭退,離職待遇也不如中晚、中央和報社三月的優離退方案,只能說在商業思維下,當年創辦民生報的王惕吾"正派辦報"精神已蕩然全無。





註1 目擊者雜誌為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國際記者聯盟會員)所發行的雙月刊,內容以媒體批判、媒體識讀為主。



註2 民生報末代總編輯陳念慈即為影劇組出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odf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